详细内容

学唱歌|唱歌气息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就唱不好歌。


一首歌曲的艺术处理,如强、弱、快、慢、顿、连、婉转、欢乐、悲伤和愤怒等等的变化,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分不开。但这些不是自然的呼吸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过加工和训练。下面我们谈谈歌唱时运用和控制气息的原理和方法。


气息的力度,对抗任用


歌唱的声音与普通说话的声音要求不一样。不仅要求动听、悦耳,而且要求能通过多种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歌唱与日常说话不同,它需要把日常讲话时自然的气息控制起来,把它组织成为一股集中的、有力度的气流。这就需要把呼气和吸气的运动对抗起来。


力度产生之后要保持住,要使胸、腹腔的扩大坚持较长时间,就需要依靠吸气肌肉持续不断的工作,去抗拒呼气肌肉的压力,否则气马上就会泄掉,腹部松软、胸廓塌下,气息就失去了控制,就不能产生所需要的力度。这里需要有一股子韧劲。


气息力度控制的支持点


唱歌时吸气很快,今明两天呼气很慢,这就要有一股持续不断的控制任用,气息都能缓慢呼出。


气息力度控制的支持点有三个重要任用:


1、使气息既要有一定的力度,又要能坚持缓慢地输送(也就是要比较持久地保持胸、腹部的扩张动作);

2、控制气息力度大小的变化;

3、防止气息挤到肺尖和喉器上以致阻碍发声。


我们赞成胸腹式呼吸方法。气要吸得深,要利用胸腹吸气肌肉群的收缩运动,使胸腔下部(软肋)和腹腔上部扩大,横膈膜中心下降。歌唱气息控制的支持点过高或过低,都将妨碍呼吸肌肉群的运动自如和它的工作能量,而失去支持的弹性任用,使多种多样的表情音色受到局限,使歌声僵直难听,高音上不去,强音响不起来,甚至没有唱几拍,就青筋直爆、脸红脖子粗,使歌声无法进行下去。


气息力度与发声歌唱的关系


气息的力度同发声的关系非常密切,力度的大小会影响歌声,甚至影响音准。除此之外,气息力度还会影响音域的发展。在没有运用适宜的气息力度时,声音向低或向高发展,都会受到阻碍。

气息力度过大,在生理方面造成的危害更大,很容易使声带、喉器和整个咽喉疲劳,轻则容易发生声带充血,声带靠不拢、漏气、声音沙哑;重则使声带肥厚,发音吃力,声音变质,甚至会使声带局部产生“小疖”等。

气息力度与共鸣的关系


我们要求歌声有高位置、集中、靠前,声音圆润、深厚、丰满而有光彩。这主要依靠共鸣受体的共振、共鸣和泛音音响。但是要取得这些共鸣音响的作用,要有喉咽肌、软腭、舌肌等的协调工作,但气息力度是否适当,关系很大。

恰当的气息力度,通过声带,使这股声流在共鸣腔(尤其是在口腔)里连绵不断地激荡反射,影响咽喉肌肉,引起相等的反应,形成声流振波。学唱练声开始阶段没有声流振波等到有了一定气息控制能力,能够运用共鸣腔体的共振共鸣之后,声流振波才逐渐形成。因此我们不要急于求成。

气息力度与表情音色的关系


声乐艺术和绘画相象,也要用歌声的各种色彩,刚、柔、明、暗、虚、实等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种种感情。如果歌唱家不注重歌唱发声的色彩---音色的变化,不认真钻研和努力掌握变化音色的技巧,那么,他的歌声就将平淡、没有表现力,以致极不悦耳。和绘画的色调不鲜艳、不醒目、通常说的画灰了一样。

我们这里说的刚性,决不是指平直僵硬的所谓刚,而是柔中有刚的刚。这说明刚和柔是与气息的力度控制息息相关的;气息力度小而有劲,控制得缓和一些,声音就柔一些。气息力度大而有劲,控制得坚实一些,声音就刚一些。

歌唱好听并不难,只要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学习和掌握一些唱歌的技巧和诀窍,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进步。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