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学习古筝的三大难点:手型、抖指、修养。

  1.感觉手里拿着一个鸡蛋(或乒乓球)。


  学了三年多的学生,再有感觉的时候就知道了。那是因为他们的手掌很硬,玩的时候手指不能顺利发力。这造就了古筝演奏“千变万化”的手型。


  2.摇摇手指,挥挥手,像“再见”。


  古筝指法并不是一种高难度的指法手法,中级以下的小调都使用。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种指法时,会感到“莫名其妙”、“找不到感觉”、“不知道怎么练”。听了网上的指法,基本上和老师顶撞,听了网上的视频,也有冲突。最后,学生们有点感触。当老师再教他们的时候,他们立刻觉得什么都没有了。简单法了半年多就“糊涂”了,只有古筝。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模仿名师的视频就知道了。“再见”的挥手和挥手指的挥手一样吗?你能独自用手腕弹奏和摇动手指吗?


  3.至于“修养”,大多数古筝老师根本就是“坑坑洼洼”。


  从开学第一天起,老师就不教任何“修养”,让学生只通过自己的“听”和无休止的“练”就能感受到2000年的文化。他们可以通过每天吃盒饭来谈论中国饮食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听很多著名艺术家的表演,多读一些诗词歌赋,确实对学生的个人素养有帮助,但是否有必要从古筝本身的历史积淀入手,提高学生的古筝文化素养呢?


  作为老师,强调学生要提高“修养”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老师,学生“靠个人实践”的基础至少需要“老师介绍门”;希望老师们能好好看看古筝文化。教古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比如打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