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教师专栏】家长陪练钢琴的正确方式

家长陪练,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认真练琴”的态度,还能鼓励孩子克服实际练习中的困难。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到正确陪练呢?

家长陪练钢琴的正确方式.jpg

1、杜绝暴力陪练,多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家长的暴力陪练会向孩子传递负能量。家长打骂孩子,不管是不是正确指出了练琴中的不足,都会在孩子心中刻下一个负面的印象,让孩子往后都会记得这种“练琴=不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孩子对练琴产生厌恶感。有些孩子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而当他们发现这种厌恶感的源头是“练琴时家长在旁边”时,很有可能会形成逆反心理。另外,暴力陪练会给孩子一个印象:我是个坏家长,我可以随意贬损你,你作为孩子还对我无能为力。显然,这会加重孩子对练琴和家长陪练的抵触情绪。因此,家长要理性地面对孩子练琴中的不足,从根源上去分析问题,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


2、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有针对性。


有些家长陪练时相当不走心,听到孩子弹得流畅,就夸“你弹得很好啊!”;听到孩子弹得比以前好了,就说“你进步真大啊!”;相反地,听到孩子磕磕绊绊地弹不出来,就骂“怎么这么笨啊,练了这么久怎么还是弹不出来?”。这些表扬与批评都太笼统,没有针对性。这些话,若是刚开始说几次,孩子也许能够接受,但是说多了,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在敷衍,自己弹的琴,父母根本没有好好听。家长这种敷衍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受到:第一,我被父母敷衍了,他们不够重视我,我好失落;第二,就连父母都这么不重视,我还干嘛这么累地练琴啊,我也随便糊弄一下算了。因此,想要孩子重视练琴这件事,家长要做出表率作用。不管是弹得好还是不好,家长都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批评。例如,孩子最近在手臂放松和手指触键方面有进步,就应该明确而具体地对这些细节进行表扬。这不仅是对孩子进步的认可,也是给孩子一颗定心丸,告诉孩子,他具体的进步细节,家长都是看在眼里,也能用心体会。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练琴的积极性。


3、遵循科学的练琴方法。


有些家长,虽说是坐在孩子旁边陪练,但方法并不得当。听孩子弹完一遍,就说“再弹一遍”、“刚才停顿的地方不能再断了”之类的话,结果无论再弹多少遍,还是一样的效果,该错的还是错,该停顿的还是停顿,就仿佛老师讲过的地方都没改正一样。这时候,家长就该考虑,是不是练琴方法上出了问题。通常,练琴分为通篇练习和细节练习两种。通篇练习能够提高对乐曲完整性的把握,而细节练习则是为了攻克某一小段落的技术难点。这两种练琴方法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我们在初学新曲时会在识谱阶段之后通篇练习,俗称为“先过几遍”,目的是把“耳朵听熟”、“手指跑熟”,即对整首乐曲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听觉记忆,固定指法和节奏。之后便是细节练习,针对某处技术难点进行重点练习、反复练习。一般会在细节练得差不多时,换几遍通篇练习,而后再换细节练习,如此反复,直到将乐曲的技术难点都一一攻克。家长在陪练时,也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和帮助孩子进行这样的练习,关注那些经常停顿和出错的地方,分析原因,查看课堂笔记,进行重点练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一遍接一遍通篇练习。


4、逐渐给孩子“断奶”。


这里所说的“断奶”,是主张各位家长逐渐培养孩子练琴主动性,让孩子不再依赖家长的陪练。家长陪练是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练琴效率,达到更好的练琴效果。但如果孩子离了家长就不会练琴,或是没有家长陪练就没有兴致练琴,所谓的“陪练”就成了本末倒置。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教会孩子认一首曲子的谱,不如教会孩子认谱的方法,让孩子以后看见什么新谱子都能弹;家长每天紧盯着孩子练琴,不如培养孩子练琴积极性,让孩子不要依赖家长。要给孩子“断奶”,就要从本质上解决孩子依赖性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克服困难,不能一有什么不懂就回头问家长、放弃思考。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