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学声乐常见歌唱毛病的纠正---下巴紧张的毛病

时间:2016-10-29   作者:厦门声乐培训  【转载】   来自于:厦门声乐培训    阅读

《初学者》薛之谦.gif

一、认清毛病的根源。

1、老师的声音概念不清晰和教学语言不明确。前者是老师的主观原因,它造成学生唱法出现问题时,未能及时提醒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予解决;后者是客观问题,比如他上课时要求的“明亮靠前”、“嘴皮上下翘开”和“脑后音”等教学用语导致学生对发声方法的误解,就是行话说的“往学生糊涂里带”。

2、学生对发声方法的错误理解。也许从一开始学习声乐,学生就没有一个声音训练的目标,对声音的好坏没有整体认识,在长期的大白嗓子唱歌到瞎模仿歌唱中形成了“用摆弄器官去构音高和音色”的习惯。


二、破除错误状态,树立正确观念。

因为人体发声器官的各部分不能单独工作,通常是相互协调,互相作用的,所以,大部分有某种明显歌唱毛病比较明显的学习者身上都同时犯有其它一些有关联的毛病或坏习惯。比如下巴紧张,歌唱者为了抵消下巴紧张造成的口腔声音干涩和僵硬,必然通过收缩舌头,结果连锁反应地出现喉音过重,喉器不能正常做功等毛病。因此要彻底地改掉坏习惯和毛病,必须全盘在思想底层忘掉以前的发声方法和习惯的音响形象。同时还要耐心和决心从头开始,了解和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下面引用一些我老师的观点描述:

1、用气息支持来歌唱,而不是用“力”歌唱——以气带声,用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

2、美的声音来自自然的内心,而不是刻意的技巧——以情带声。

3、千万不要以牺牲自然的歌唱状态来换取音量和共鸣,这样叫“透支”和“寅吃卯粮”唱法,到头来,只有“亏空”的结局。

4、唱歌是一种运动,但同时也是一种表演,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表演效果,但一定不是图“发泄”、“出汗”和“过把瘾”,所以不是比力气,而是比技巧。如果是过瘾的话,也是让听众和观众有“美”的感受——先过瘾,自己因为观众的过瘾而过瘾。

5、声音的位置与气息和共鸣腔的运用有关,不是用下巴和嘴形去构的,相反,下巴紧张,影响气息的畅通,因而影响共鸣和位置,要弄明白沈湘老师的“该用的和不该用的”观点。

6、永远要听众听到的音色。

7、歌唱是一种表达,是一种轻松自如状态,这样才有利于达到表演的效果。

8、歌唱时不是靠下巴、喉咙和舌头等等器官的用力而获得美的声音,器官用力的大小与声音共鸣并非一定成正比。歌唱时,发声器官原则上保持自然状态。


三、在实践正确的发声方法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歌唱状态。

这一阶段是改毛病的关键操作实践阶段,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上下牙关松开,下巴自然下放,张大嘴巴,喉头保持在吸气时的自然稳定位置,舌头轻松摊开在自然状态(舌尖和舌头边沿松贴在下牙跟)方便咬字需要。

2、保持第1步,做叹气练习,叹气时可用元音a、e、i、o、u轮流练习。叹气说话时可以跟钢琴的音高练习,但音不宜过高,一般在换声点以下。

3、保持1、2步,同时加上自然摆头练习,此时认真体会下巴的发送和声音点的位置。

4、咀嚼发声练习,用咀嚼时下巴的轻松状态套入歌唱时的咬字状态,同时要求声音的点不变。

5、哼鸣音练习,轻松张嘴和闭嘴的情况下哼鸣,也可咀嚼哼鸣。这时体会声音的点和气息的连贯支持。


以上练习的注意事项:

a、进行练习时,千万不要追求音量和音高;

b、开始发出的声音可能比较白和散,不要紧,只要它自然就好,随着声音的点的清晰和气息的连贯流畅,声音会逐渐明亮、集中。

c、在进行咬字练习时,一定要轻巧,象说话,咬字的动作不应影响发声的共鸣和声音的位置。

d、所有练习遵循的原则是:放松、自然和循序渐进。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