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学钢琴|“撕纸条”启蒙法:钢琴零基础,慢学不着急

image.png


“初学钢琴不怕慢,打好基础很重要。”2月24日,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关常新,为一线钢琴教师们带来一场名为“‘撕纸条’钢琴启蒙法”的讲座,分享了他教钢琴零基础小朋友的钢琴“第一课”。

什么时候开始学钢琴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幼儿时期的音乐培养,很多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关常新提到,一般情况下,老师在收学生之前肯定会先见一见家长和孩子,有些家长的表达欲望很强烈,反复跟老师阐述自己对孩子学习音乐的看法、期望或介绍孩子的相关情况。当然,这些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一些家长、老师往往忽略了一点,要让孩子自己和老师说一说话。


“现在零基础想要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年龄多在3岁到6岁。老师需要和孩子本人聊聊天,问问他的名字、年龄、喜好等,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能判断出孩子能否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同时,通过对话时长,也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多久。”关常新认为,在确保孩子能够和老师用语言沟通,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超过5分钟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开始教学,“不然孩子太小,一直学不会,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老师来说也会带来挫败感。接触音乐,并非越早越好。”


关常新还提到,在与很多零基础学生家长见面时,经常能听到的学琴理由是,“孩子听歌(或者听一个旋律)能自己哼出来,太有天赋了,得马上开始学习音乐。”在关常新看来,这并不是孩子适合开始学琴的标志,“家长并不能肯定这个旋律孩子是听了多少遍之后才哼唱出来的。”而且,即便对一个没有学习过音乐的孩子来说,这也并非是绝对困难的事情。


“我发现国外很多钢琴老师在启蒙阶段、初学钢琴阶段,都愿意用最可靠、又最‘笨’的方法,让孩子先把基础打牢。但国内,老师们都在寻找用什么样的窍门、绝招,能让孩子尽快认音,然后快速上手弹琴。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弹起琴来不断出现各种问题,老师再去改正,来来回回要浪费很多时间。甚至很多孩子一直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继续学习。总会有一天,更多的问题累积在一起后,孩子和老师都无法解决,只能彻底放弃钢琴了。”


因此,关常新呼吁老师和家长不要着急,最初开始学钢琴时可以慢一些,别急着让孩子上手弹。更有一些机构或老师为了让家长看到孩子短期内的学习成功,把很多需要动脑记住的地方都省略掉了,单独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这更是百害无一利。


分别练习“3+2”


在初学钢琴阶段,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把视觉、听觉、触觉、动作幅度、肢体协调性五点结合起来,但这对3到6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难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具备行为整合能力,我认为可以把这五点分开,单独训练。”关常新打了个比方,“就好像杂技演员,他们一定是分别学会了用手转盘子、用脚把碗踢到头顶、走钢丝之后,再尝试把这些动作结合在一起。”


视觉,就是要能够通过眼睛看识别音和各种符号。学习时值、拍号,做到能识别谱面上线和间位置的,并且做到谱面和琴键位置都能对应上。与其他老师有所不同的是,关常新认为在初学阶段可以绕过唱名和音名,“这个阶段,并不需要孩子知道唱名是B还是C。”可以暂时简化一些繁琐的知识点。通过拍手练习了解节奏,“老师一定要带着孩子练习拍手唱。这个拍手也一定要双手拍在一起,然后双手分开、回到与肩同宽的位置上,这样才是完整的一拍。”学习最常用的21个音,关常新建议老师和家长可以自制卡片,像教孩子看图识物、看图识字一样经常教,经常问。“在孩子学琴的第一年,甚至前两年,接触的音基本上就是这21个音。如何能把这21个音的样子、高度、跨度牢记,后面‘抓’曲子的速度就会非常快,并且不会有错音。”


触觉也可以单独训练。“认音高、想时值、找节奏、对应到琴键上,还不能折指,孩子的大脑无法同时做这么多件事情。”练习协调性,就要排除其他干扰,只练习好一件事。特别小的孩子,手指神经还没有发育完成,他们指尖的感受度不高,所以关常新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训练方法,就是针对手特别小的孩子,准备两支末端带橡皮的铅笔,让孩子两手各握一支铅笔,用笔弹琴。“相比弹的动作,握这个动作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动作,并且也能够用得上力气。橡皮接触琴键,也不会划坏琴键。”当孩子用铅笔能够把音弹对、节奏弹准时,再用手指弹。


怎样练习手指的力量呢?孩子可以在钢琴沿上、桌沿上,任何平面的边沿上练习挂指。这个练习随时都可以进行,当手指逐渐更有力量之后就可以用手指弹琴了。


层层叠加,过程看似很漫长,但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基础扎实。关常新强调,如果老师想要用这种方式教零基础的学生,一定要先和家长讲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然有的家长从来没听过竟然弹钢琴不用手指头而用笔,很容易对老师产生质疑。


“撕纸条”启蒙法


关常新的“撕纸条”启蒙法,是他通过长期的教学,自己研究出来的一个视觉化、行为化的方法,通过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撕纸条”,将纸条的长短与不同音符代表的时长相对应。


纸条的制作,关常新建议可以用一张A4纸,将长边与长边对折,之后将一张A4纸撕成两个长方形。再将一个长方形撕成三个长条,不断进行对折撕开。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一起在纸条上写音符。这样折纸的原因,首先是A4纸很常见、易得;其次是通过将A4纸的宽度六等分变成六个长条后,再将细长条八等分,得到的是八个正方形,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让孩子从一开始接触音符,就明确知道不同音符代表的时长是多少,“以前老师们都是先教四分音符等于一拍,等到后面学习八三、八六拍时,孩子就不理解了。这源于孩子的空间意识还不够强,但孩子们平时都玩积木,用他们熟悉的形状来诠释抽象的音符,就好理解得多。”


关常新还建议,从开始学习钢琴,就应该让孩子参与到自己教材的建设中来。通过将上述制作的纸条进行排列就产生了节奏型,孩子嘴里数着拍子,用铅笔点着钢琴就弹出了节奏;将带有21个音的卡片进行排列就产生了旋律,同样嘴里数着拍子,用铅笔点着钢琴弹出孩子自己排列的音符,就形成了旋律。“让孩子弹自己编排的内容,就比单纯坐在椅子上听老师上课要更加积极主动。”关常新表示,“孩子们写的曲子肯定不好听,但孩子自己还是很愿意演奏的。等到他们连这些自己写的、不规则、不悦耳的音符都能熟练演奏,再去演奏和谐的曲子,他们会觉得非常容易。”另外,从孩子开始学琴,就要养成背谱的习惯。他们自己写的节奏、旋律也要做到背谱演奏,“只有背谱演奏,才能把曲子弹得更熟。”



通过要素拆分学习和“撕纸条”启蒙法的结合,就能把基础打好。关常新说道,“万事开头难。虽然进度会比较慢,前期需要老师和家长投入很多时间和心思,甚至可能学琴的前半年都在学习识谱、用铅笔点,没办法弹出一段旋律,但坚固的‘地基’对于后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